知识产权系统深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不断厚植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文化根基

发布时间:2023-04-01 浏览:1244

 3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26.png

夯实知识产权文化基础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介绍说,知识产权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2022年,知识产权系统深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不断厚植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文化根基。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专题,策划推出“非凡十年”知识产权系列报道。全国各地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党领导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服务创新发展。面向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知识产权新闻宣传力度,2022年全年知识产权宣传报道总量达2912.5万篇,同比增长9%。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开展“百万创新主体免费赠阅"《中国知识产权报》活动。江苏承办首届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专利检索分析大赛,山东举办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帮扶,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是做好文化培育。成功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等品牌活动,在集中展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就的同时,积极探索嘉宾代言、童画创作、数字藏品等鲜活生动的宣传手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建成知识产权文化展厅并对外开放。湖北举办“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江西、海南等地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广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系列品牌活动,沪苏浙皖共同建设中国(合肥)地理标志展示推广中心。《以案说法——专利复审、无效典型案例指引》等5种图书与Springer Nature签订英文版授权合作出版协议。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在各个社会群体全面覆盖。

四是强化人才培养。推动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新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同济大学获批首个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博士点。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建设。知识产权培训矩阵初步形成,年内新开设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分站8个,开通中国知识产权培训B站账号。北京举办知识产权专家云讲堂,湖南、云南等地开展知识产权进党校、进社区活动,安徽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师资库,山西、广西组织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多维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建设。

五是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外宣新思路,形成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中老铁路中的IP故事、光伏羊等鲜活案例并在国际合作中分享。与人民日报合作推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怎么样?外国青年这样说”视频访谈,策划“‘象’往之路——科技与创新相随”专题报道,尝试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改版上线国家知识产权局英文网站,与境外知识产权机构、有关媒体平台和从业人员形成良性互动,积极宣传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就。

重视智库建设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记者提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在加强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建设,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一级巡视员曹红英表示,智库是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等组织出谋划策、提供咨询并解决问题的研究咨询机构,是服务政府部门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智库作为知识产权领域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在知识产权政策制定、解读、评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国际合作研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稳步推进相关工作。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智库建设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加强对智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曹红英说,2010年,第一届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目前,已发展至第四届,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委员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全覆盖,并增加了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产业以及数字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领域的专家。据统计,自2020年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以来,委员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工作180余项,涉及委员近700人次。委员们通过参与知识产权方面重要文件编制和政策解读,开展重大课题研究、重大项目评审,加强舆论宣传,参加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持续发挥着知识产权专家“外脑”作用,为推动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记者]提问:每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请问今年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衡付广说,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有力支持全面创新”。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宣传部(国家版权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会同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各成员单位,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这四个角度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提升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推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本保障作用,积极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的是,今年是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今年的宣传周活动还将与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纪念活动联动展开,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对内对外宣传效果,提升知识产权宣传周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 衡付广说。

开发利用专利文献赋能科技创新

记者提问:专利文献是记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否介绍一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发利用专利文献,服务科技创新的相关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文献部部长吴凯表示,专利文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资料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工具箱”。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获得启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的。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专利文献的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已经累计配置540种专利文献资源,建设118家专利文献服务网点,通过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产业数据库构建、专利导航等公共服务,为创新活动提供持续的信息支持。

一是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提供多层次、专业化的专利文献服务。上线运行芯片、稀土、汽车、中医药等13个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助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及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二是面向专利文献服务网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服务机构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和专利信息挖掘的专业培训,有效提升专利文献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水平。

三是促进专利信息服务典型经验做法传播共享。形成《专利信息支撑企业技术研发与保护》《专利信息支撑专利挖掘布局》《专利信息支撑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导航助推高校科研创新》等典型案例,交流分享高校企业专利文献利用方面的有益经验,为创新主体和服务机构提供借鉴。

吴凯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专利文献价值、培养信息利用人才、促进典型经验传播,持续赋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发言人及曹红英、吴凯还就知识产全管理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专业学位进展情况等记者提问,介绍了相关情况。

(部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