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创新探索一线“直播+监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2664

本网讯(崔泽元)市场监管部门历经数次机构改革,每次改革都是一次职能“大整合”,迄今为止已囊括原工商、质监、食药、知产、物价、盐业等多部门职责。然而人员编制却日益锐减,专业人才断层严重,青黄不接,导致基层监管执法普遍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特别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立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任务,监管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基于此,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市场监管局主动破题、大胆尝试,在全市首创一套行之有效的“直播+监管”新模式,由业务科室牵头制定直播计划,联合基层监管所,每月以直播方式轮流开展现场(检查)教学至少1次,以群众关切的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消费维权等业务领域为直播主题,将“纸面上的程序规范”变为“监管执法中的生动演绎”,为全局干部提供多元场景下的沉浸式、互动式监管执法教学。自该机制在今年5月首次试点、8月正式推行以来,已经开展了28次现场直播,直播时长超过20小时,累计总观看量高达2940人次,极大提升了基层监管人员的监管实务技能,有效缓解了“事多人少”的矛盾。

图片1.png 

(先行先试:2023年5月25日,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热点,荔湾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专家,首次采用全程视频直播形式开展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督导检查)

一、先行先试、靶向破题,探索直播+监管新路径

(一)数据赋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聚焦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荔湾区市场监管局为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配发了150台移动政务终端,利用终端强大的直播录像功能,依托“粤视会”平台,创新实现“直播监管”“直播培训”双结合,高效开展日常监管与执法检查直播培训工作;同时选定广东省电信公司作为合作单位,为“直播+监管”新模式提供强大后台支撑,全方位展示最真实的监管执法现场,在传授执法实务技能的同时兼顾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科所联动:拓宽最大化的监管效能。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方方面面都要求监管到位,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直播的引入,在业务科室与基层监管所间架起“结对子”抱团作战桥梁,双方通过综合考量基层所辖区市场主体分布、监管需求等因素,聚焦时下热点问题,共同选定直播主题。同时发挥“科所联动”优势,围绕选定主题开展联合监管执法检查,深化“科室指导+基层所跟学”,在约30分钟的直播监管中完成“快速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整个闭环过程,有力促进基层监管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两个能力”的建设,帮助降低基层所的执法风险与监管压力。以餐饮为例,荔湾区目前在营餐饮单位共4648家,其中小餐饮2588家,呈现数量大、分布广、监管难的特点,容易引发舆情,把好许可准入关尤为重要。基于此,餐饮科主动联合“小餐饮集中圈”华林所开展餐饮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的直播教学,从平面布局图审核、现场核查入手,生动细致讲解监管要点,进一步明确各关键风险点的审查要求,切实提高餐饮监管人员对图纸设计、布局流程及规范操作的核查效能。

图片2.png 

(8月21日,餐饮科联合华林所开展餐饮食品经营许可培训之餐饮单位后厨现场核查示范直播)

(三)传帮带教:打破1V1的资源壁垒。利用直播“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时空优势,搭建起一个开放的监管执法知识资源共享平台。变传统的师徒结对“1对1”为“1对N”模式,推选出一批业务能力精、工作经验丰富的“帮带师父”(各口线业务骨干,必要时邀请上级单位、专业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专家人才)担任主讲人,“以播代训”即时传授“最直观的执法现场、最清晰的检查要点、最规范的处置流程”等优秀一线实战经验,等同于开展一次系统全面的市场监管业务培训,让全局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求学有门”,共享优质的市场监管业务学习资源,实现市场监管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直播”全流程、全要素推演了应急处置全过程,当晚就在类似事件中得以检验成果,该视频被收录在2023年广州市市场监管综合业务培训班课程内容。

(四)双向监督:实现靶向性的精准监管。“公开透明、双向监督”的直播特质,将监管执法人员和市场主体都置于直播镜头监督下,在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也向市场主体宣传了执法队伍的正面形象。一方面,督促监管执法人员主动规范执法行为,针对不同类别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低风险经营主体“无事不扰”,对高风险经营主体“无处不在”,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深化“柔性执法+宣传劝导”,以执法流程的完整性、执法细节的丰满度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沉浸式、参与式的普法体验,推动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图片3.png 

 (9月6日,消保与抽检科联合多宝所开展化妆品现场抽样直播)

二、一线点赞、群众认同,书写监管执法“高分卷”

每一次直播都是一场实战。从最开始的工作设想,到首次试点探索,再到现如今的全面铺开,“直播+监管”模式在一次次实践运用中彰显出独特优势,是探索新时代新监管教学模式的一次成功范例,也是2023“主责主业强化年”的创新举措之一,跑出了监管执法提质增效“加速度”。

(一)监管执法更为规范专业。历经数次机构改革,食药、质监业务骨干流失严重,加之监管职能的增加和任务的加重,基层监管所普遍对专业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食药及质监业务有畏难心理,导致基层监管执法质效不高。“直播监管”的引入让一线监管人员可以快速熟悉掌握食药、质监业务,降低履职风险的同时,提升了监管效能。最直观的改变是监管数据实现了新跃升。从案件数量来看,8-10月食品药品立案163宗,环比增长191%;6-10月产品质量立案42宗,环比增长90.9%,其中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案件环比增长150%。从抽检情况来看,化妆品抽检任务完成量翻倍增长,月均任务完成量从3件上升至14件;药品抽检在10月底超额完成任务。6-10月开展产品质量执法抽检20批次,问题发现率环比增长3倍。另一方面,市场监管局内部的监管效能也迈上了新台阶。业务科室结合直播内容建立健全工作指引、规范业务流程44份,基层监管所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高,科室业务咨询量断崖式下降,食品抽检类案件的退案率明显减少,药品、化妆品抽样送检被市局退回的次数趋于0,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质量赋码”及“两个规定”落实率由4.5%跃升至100%全覆盖,特种设备超期数量下降幅度逾50%。

图片4.png

(9月27日,药械化科联合逢源所开展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检查直播)

1.png

 (9月28日,特设科联合昌华所开展压力容器现场执法检查直播)

(二)队伍面貌持续向上向好。深耕主责主业,紧扣能力素质提升目标,创新组建法制人才库、执法人才库等“两大智库”,吸纳54名成员入库。在“直播监管”的加持下,库内成员充分发挥业务专长,辐射带动全局监管执法队伍能力“跳跃式”提升,涌现了一批监管执法“排头兵”。国家级层面,荔湾区市场监管局2021-2023连续三年作为广东省代表队成员突破重围晋级国家级市场监管系统比赛,荣获2个全国团体第一、1个全国团体三等奖,1人入选市场监管总局综合执法人才库。省级层面,1人荣获2022年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广州市仅4名),1人被确定为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法制人才库首批入库人员,4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药品稽查执法骨干库,16人获准担任公职律师。市级层面,1人入选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库,3人入选市级市场监管法律知识人才库。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越来越足,推动各项市场监管业务“连拔头筹”,2021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表彰70余项。

(三)市场主体更有认同感。坚持“管服”结合,把现场监管执法作为普法的重要途径,在直播中抽丝剥茧讲解监管对象的风险点、监管重点和相关处置情况,加大对其教育、指导力度,引导其及周边的市场主体强化法治意识和自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并结合点线面信用修复创新机制,引导和帮助失信市场主体积极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及时开展信用修复,9-10月信用修复量达2579次,同比增长123%,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直播监管的引入,极大提升了市场主体对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的认同感,甚至有企业在直播现场提出“能否共享录制视频,让他们充分了解自身该做什么、如何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种种成效充分印证了“直播+监管”模式的基层普适性。下一步,荔湾区市场监管局将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采取“你选题,我来播”“我备课,你来播”“所来播,科点评”等方式,持续优化直播主题、深化直播内容,以直播赋能夯实监管执法人才支撑,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直播监管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