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优势产业为重点,不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效能,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加快形成经济质量竞争新优势,全力推动质量发展提质进位,为首府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一、积极探索实践,好势连连
一是精准服务,抓好质量强企工作。聚焦园区监管服务。开展“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行动,摸排266家驻园区企业,调研质量状况,梳理质量问题10类共25条,为园区36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减免检测费1.4万元,解决9个技术难题。聚焦企业质量提升。大力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企业质量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呼和浩特市设立首席质量官的企业达114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项。截至目前,已有21家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2家企业获得自治区主席质量奖,2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
二是靶向施策,抓好质量强链工作。明确目标,重点发力。市级层面选定乳业、生态修复(草业)、太阳能、风电新能源三条产业链,旗县区各自选一条地方特色产业链重点发力。乳业产业链中选定伊利、蒙牛为链主企业,并制定“三步走”提升方案,形成“质量问题、重点技术攻关、政策工具”三份清单。针对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和质量改进,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发挥职能,优化服务。针对乳制品产业牧场、生产、流通、科研等全产业链开展计量服务。配合开展乳制品产业校准项目80余项,关键参数测量102项,科研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4项,荣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优秀案例、成果共计5项。
三是统筹谋划,抓好质量强县工作。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紧扣地区实际,强化质量提升政策供给能力,扎实落实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各项任务。牵头打造区域品牌,推出品牌建设引导和激励政策措施。目前,已实现每个地区至少有一个公用品牌的目标。人才引进三年计划已提前完成,人才引进、人才培育的政策措施更加配套。全力助推品牌打造,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协会等三方社会组织的引进、培育、壮大,新成立呼和浩特市品牌建设促进会。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方优势互补、服务功能齐全的质量强县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突出特色创新,亮点频频
一是聚焦重点,精准施策。“三组长”共建园区营商环境。一个园区设一个窗口,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一位业务科长、各旗县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组成“三组长”,针对园区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精准化质量提升计划,进园区计划中列举的11条措施之外实现市场监管职能全覆盖,以“11+N”的模式统筹推进市场监管服务。
二是政企联动,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推进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强化与上级单位沟通协调。积极组织链主企业参加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乳业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研讨会,会同区局各相关业务局(处),区局计量院、标准化院、质检院等技术机构同向发力,共同助力乳业产业链发展。强化市本级单位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助力产业链优化升级。强化市、县两级联动。积极推动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科室同旗县区市场监管局及链主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在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质量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质量提升。
三是纵深推进,协同发展。市本级在全力发展乳业产业链的基础上,打造生态修复(草业)产业链,推动建设新能源产业链。各旗县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链,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扶强链主企业,引进核心配套相关产业。协调全市、全区质量基础设施,并利用首府优势,全力推动各条产业链持续向好发展。
推动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的目的就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市。今后,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质量强国、质量强区“两个纲要”,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支持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进一步加强县域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服务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