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破局!中国奶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3-27 浏览:419

回眸2023年,中国牛奶产量4197万吨,首次突破4000万吨,实现2018年以来的6连增,但产业竞争力不强、养殖加工发展不平衡、市场消费培育不充分等问题仍限制着行业的发展。

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奶业如何破局?从政府政策引领到产业的转型提档,再到企业的创新求变,各界形成共识:破局之要创新!

两大奶业工程赋能助行业发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为重要内容,推进种业振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培育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3月22日-23日,在伊利“奶源供应商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面对来自全国的牧场代表呼吁:中国奶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加速数字化变革,培育新的增长点,培植新质生产力。

图片1.png

伊利启动“35-40工程”

此次会议上伊利启动“精益运营助发展,降本增效赢未来——伊利35-40工程”与“良种牛工程升级暨核心牛群建设”两大项目,助力行业发展。“伊利35-40工程”是通过科技赋能、技术创新、牧场运营改善、牧场人才培养等项目支持合作伙伴牧场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实现泌乳牛单产在2025年达到35公斤/日,2028年达到40公斤/日,即达到平均年单产12.2吨的水平,提高牧场盈利能力;“良种牛工程”是伊利应用基因筛选、胚胎移植等技术,帮助合作牧场挖掘牛群遗传潜力,建立健康、高产、优质核心群,并配套奖励政策,促进合作牧场奶牛综合生产性能达到奶业发达国家水平。

创新“好技术”转化产业“新应用”

科技创新能引领产业创新释放澎湃动能。伊利积极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的同频共振。

“良种牛工程”就是落实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奶牛种质资源作为奶业的“芯片”,也是伊利下大力攻坚的关键环节。伊利积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尝试挖掘国内外奶牛种质资源并建立特色种质资源库,率行业之先启动“良种牛品质升级工程”,在全球建设了三座行业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伊利建立了奶牛育种数据库,在现有中国荷斯坦奶牛遗传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奶牛种源关键繁育技术攻关,集成创新了奶牛全基因组检测与奶牛生产性能检测技术,每年培育顶级乳用种牛500头。伊利通过技术帮扶、资金补贴等措施帮助牧场进行牛群优化,建立核心种群,牧场收益明显提升。赤峰皓钰牧场主李树刚说,牛群优化工作开展之初,对于预期是有疑虑的。但牛群产能优势逐步显现的结果让他喜出望外。牛群总存栏数减少了,单产却提升了3公斤,总产奶量未降返增,单公斤奶养殖成本还降低了0.4元,每月带来20多万元的效益。

培养“新牛人”为奶业未来储能

一组组详实数据、一项项尖端成果、一个个成果案例,让走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赛科星研究院的牧场代表们倍感震撼,这些出席“奶源供应商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牧场代表真切感受到了技术创新对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作用。

“依靠新型劳动者带来更多颠覆式创新,把人才红利注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央在关于新质生产力人才建设部分的论述对奶业同样适用。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  

 针对养殖业亟待解决的人才难题,伊利拓渠道、搭平台,帮助牧场解决专业人才引进难的问题,携手构建奶业核心竞争力。

2010年,伊利就成立奶牛科学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综合赋能平台,开展新技术研究与推广、行业人员赋能培训,提升牧场人员专业能力、养殖技术水平与牧场管理效益。

绿源牧场主周瑞尧是一位90后“牛二代”,曾赴美学习经济学专业,2020接手牧场,如今谈起养殖技术头头是道。当年,绿源牧场奶牛单产不足30公斤,他请教伊利驻场工程师,从标准化、科学管理到核心技术提升等多维度制定提升方案,半年内单产便提升了3公斤。2021年,他主动报名参加了伊利“牛二代”训练营,期间认识到繁育的重要性后,将所学融入牧场运营。如今,绿源牧场已是一座总存栏3000余头,集标准化养殖、智能化管理、科学饲喂和精益运营于一体的现代化牧场。他笑着说,“我去过美国的牧场,很羡慕那些能够专注经营并且能够传承几代人的养殖事业,相信我也可以把牧场经营好,做个出色的‘牛二代’”。

像周瑞尧这样的新牛人,并非个例。目前,伊利已累计为行业培养“牛二代”661人,培训牧业精英学员3302人,远程直播培训覆盖人数48.8万人次,助力牧场养殖水平和经营效益提升。

新技术驱动新发展,新理念引领新未来。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国奶业正以科技创新破局,补短板、提能力,携手全产业链练好内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保障国民健康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