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由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海南省保亭县民族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经国家标准委确定 ,登上《2024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汇总表》。记者注意到,该示范项目全国只有10家,海南省只有1家。
发掘传承黎苗民族传统文化
漫步在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景区,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蜿蜒起伏,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郁郁葱葱,三角梅、兰花等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湿润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景区内,各种黎苗文化的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博物馆长廊处,织锦传承人席地而坐编织黎锦,80来岁的黎族织娘们眼不花、手不晃,编制的黎锦作品自带黎族方言区特色,工艺不俗。
据槟榔谷旅游公司标准化推进项目负责人向水富介绍,景区创建于1998年,位于海南省保亭县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总规划面积约330公顷,以盛产槟榔的植物命名,以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主题,是由众多体验区构成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元型复合式旅游度假区。2015年7月,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家民族文化5A级旅游景区。
向水富告诉记者,经过该景区25年的深入发掘,共收集打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个,目前已展示出了其中的10项。在槟榔谷黎族传统文化博物馆里,珍藏着整个海南岛最齐全、最珍贵的黎族各种民间文物、见证黎族发展历程的种种器皿和图片,是一部生动恢弘的黎族人文历史教科书。其中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钻木取火技艺、传统陶制技艺、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打柴舞、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全岛唯一的明代特大龙被麒麟双凤龙被、无纺时代所穿的树皮衣、黎族妇女纹身绣面等,都是濒临失传的黎族传统技艺和正在消失的文化。在展出的项目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被世界纪录协会授予“世界最大的黎族龙被世界纪录”。同时,该旅游景区还是海南黎、苗族传统“三月三”及“七夕嬉水节”的主要活动举办地之一,文化魅力十足,是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海南民族文化活化石,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打造服务业标准化示范景区
记者在参观体验中看到,虽值春节旅游旺季,游客较多,但槟榔谷内旅游秩序井然有条。道路指示标牌清晰明确,导游带领团队依次参观各个景点。在体验区内,身着黎苗服装的服务人员细致入微的介绍和热情大方的互动,让每一个游客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槟榔谷旅游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李晶告诉记者,景区目前这种状况,完全得益于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她说:“在槟榔谷景区内,大到景区的特色建筑风格、图腾元素的导入和应用,小到每位工作人员民族服装款式、民族特色的接待手势、民族特色的接待用语等,我们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就连民族风情特色的食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加工,都必须按标准规程进行。可以说在我们景区内,标准无处不在,处处都能体现出标准化的成就。”
据李晶介绍,在标准化建设上,该景区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董事长程天富任组长,总经理吉贵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经理任管理成员的“民族文化标准化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在原“标准化办公室”为标准化管理执行机构的基础上,配备专职标准化管理人员3人、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30人、参与完善和示范公司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实践经验。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槟榔谷建立了层次分明,内容完善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做到持续优化。槟榔谷不断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对原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进行了系统的修改完善,持续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包含了3个基础标准子体系、13个服务保障标准子体系、4类服务提供标准子体系和22个岗位标准子体系。
标准化工作的付出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2013年12月31日,槟榔谷旅游公司被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2017年6月经验收通过,并坚持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争创标准化示范,向品牌化方向发展。2024年1月10日,国家标准委下发文件,正式确定该公司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承担者,成为目前海南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组织海南槟榔谷实施民族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就是想巩固前期标准化试点创建成果,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助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同时,通过槟榔谷的试点示范,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提高全社会对标准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的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邹小阳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槟榔谷景区按要求完成标准化精品展示、标准化实践验证、标准化创新研究、标准化宣传培训等“四个示范基地”创建任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示范经验。